2016年9月22日,在全球第一大商用车展会——德国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上,中国中车携两款电动城市客车正式亮相,其中,全新一代C12型12米纯电动城市客车来自中国中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株洲基地——中车时代电动。
该款传承了高铁核心技术的纯电动城市客车是中车时代电动首款通过欧盟认证的高铁级新能源汽车产品,其电动化动力系统是中车时代电动的“当家花旦”——第五代T-Power。据介绍,与业内其他动力系统相比,这款高度集成化、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的动力系统重量减轻33%,能耗降低52%,安全防护等级仅次于军工标准,具有效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的特点,实现了智能化控制、智能化自检、智能化维护等功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车型采用直流双枪快充技术,充电1小时,可运营260公里。
除了核心技术升级以外,该款车在人性化设计上也是匠心独具,比如将低地板距离地面高度缩小到小于340mm(国内标准为小于360mm),并专门为残疾人士配备了相关设施。为了减轻司机驾驶疲劳,司机座椅为六向电动调节气囊减震座椅,配备了电动调节后视镜,每排乘客座椅还配备了USB充电口,等等,可谓是新能源客车中的大师级产品。
实际上,以高铁蜚声海内外的中国中车借助其电气传动与控制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有整整15年了,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中国中车“十三五”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意在打造轨道交通产业之外的第二张金色名片。截至2015年底,中国中车共计销售电动汽车整车15000台,电驱动系统及关键零部件30000套,安全运营里程达到30亿公里。根据实际运营换算,为地球减碳5800万吨,相当于为地球植树4830万株。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中车旗下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单元,中车时代电动的产品还先后服务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巴西FIFA世界杯、亚洲男篮锦标赛等国际盛会。
中国客车网了解到,此次展会上,中国中车还将以“低碳未来”作为主题举行可持续公共交通系统化解决方案发布会,全面介绍中国中车根据公众出行需求,全方位打造从高铁、城市轻轨、地铁到干线公交、支线公交和社区微循环公交的电动化绿色交通工具“产品王国”,并提供从核心元器件、动力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全系列整车车辆到技术支持和运营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
德国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及零部件展是全球最古老的专业展览会之一,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展示来自全球最先进的商用车、客车、卡车、重型车辆的整车及其配件。
2020汉诺威商用车展正式取消!
新冠肺炎病毒在欧洲肆虐,欧洲各个国家纷纷停工、停产、关闭国境。疫情会影响到9月份举行的汉诺威商用车展(IAA)吗?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发布新闻——2020年汉诺威商用车展正式取消!
- 2207
- 0
详细上汽大通携EV80抢滩德国汉诺威车展
上汽大通 EV 80正式在欧洲发布,这标志着上汽大通对欧洲市场展开了进一步深耕。在拥有百年悠久历史的德国汉诺威车展上,一个中国汽车品牌凭借新能源产品抢滩成功,向欧洲市场展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创新能力和制造实力,也为海外汽车“大咖”云集的汉诺威车展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
- 1683
- 0
详细"超级卡车"闪耀汉诺威车展 欧曼EST A加速中国智慧物流
汉诺威商用车展IAA于2018年9月19日-27日在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举行。作为中国知名的重卡企业之一,福田戴姆勒汽车携手欧曼EST A 超级卡车登上了戴姆勒商用车家族的汉诺威展台,又为行业带来了十足的惊喜。
- 1900
- 0
详细日产发布纳瓦拉概念车,汉诺威车展首发
近日,纳瓦拉Dark Sky概念车在汉诺威车展期间正式发布,这款车是日产与欧洲航天局共同研发出来的“天文概念车”,并在专属的拖车上装备了天文台级别的望远镜。
- 2053
- 0
详细雷诺EZ-Pro概念车亮相汉诺威车展
在当地时间9月20日刚刚开幕的2018汉诺威车展上,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推出了一款名为EZ-Pro的无人驾驶电动概念车。
- 2071
- 0
详细比亚迪全系列巴士抢镜汉诺威车展
9月19日,期待已久的2018德国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IAA如期盛大开幕,比亚迪在展会上发布了中国首款高度“模块化”12米纯电动大巴,与另一台18米铰接式纯电动大巴登台亮相,多项黑科技“加持”,成功抢镜本届汉诺威车展。
- 2280
- 0
详细采埃孚闪耀2018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使物流运输更环保自动化程度更高
采埃孚在2018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览会(IAA)上的主题为“智能物流”,展示技术集成,及涵盖整个物流链,透过自动化、互联化和电动化打造的创新解决方案。由于自动驾驶不仅能降低车辆运营成本,还有助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效率,它将率先在商用车领域成为主流趋势。
- 1701
- 0
详细2018汉诺威车展:康明斯发布柴油氮氧化物准零排放技术
2018年9月19日,康明斯在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IAA)上发布了可实现氮氧化物准零排放、减少碳足迹的创新技术。
- 1725
- 0
详细